三国志战略版的土地法是一套为维护同盟内部秩序、减少土地纠纷而制定的规则体系。其核心特点在于通过明确的领地保护原则、私有土地限制以及过免飞地规定,平衡盟员间的资源分配。基本领地保护原则规定同盟成员主城五格范围内的土地不受侵犯,私有土地限制则将主城两格范围划为个人专属区域,分城则不受保护。过免飞地规则允许成员在免战期后自由跨越他人土地行军或作战,确保战略灵活性。这些设计既保障了低战力和发育较慢玩家的生存空间,也为同盟整体战略部署提供了基础框架。
土地法的另一特点是分组管理和分级权限制度。同盟通常以州、郡或城池为分界线划分管理区域,由组长负责协调本组土地问题并上报纠纷。势力值与战功挂钩的机制进一步细化管理标准,普通成员初始势力值上限为2.5万,官员为2.8万,每增加3万战功可提升1000势力值上限。这种分层设计既激励成员参与战斗,又通过量化指标避免资源垄断。高级地(如10级资源地)通常由同盟统一分配,禁止私自占领,以确保战略资源优先供给核心战力成员。
土地法对违规行为设有明确的处罚阶梯。初犯者可能收到警告,后续违规将面临资源处罚(50万至300万不等)、下野甚至俘虏翻地的惩戒。纠纷处理强调内部协商优先,若协商失败则由土管仲裁,且禁止在公共频道讨论争议。战时特殊条款要求成员无条件服从战略调地指令,退盟成员的土地在短期内仍受保护。这些条款既维护了同盟执行力,也减少了因个人冲突导致的内耗。
从文本规范来看,土地法通常采用颜色标识和符号分层(如、@、&)区分条款类型,例如主城保护与飞地规则用不同符号标注。部分同盟会附加临时禁地令,限制非战略区域的高级地占领,直至关键战役结束。这种动态调整机制体现了土地法服务于同盟阶段目标的特点,而非一成不变的教条。
三国志战略版土地法的特点可归纳为:以保护弱势玩家为基础,以分层管理为手段,以战功贡献为衡量标准,以强制仲裁为保障。其本质是通过规则量化同盟内部的资源竞争,将个人利益与集体战略绑定,最终实现同盟长期稳定发展。